在中国的珠宝行业,商家们的促销活动层出不穷,但有些承诺却有几率会成为消费者的噩梦。近日,在南昌市发生的一起消费者与中国黄金的纠纷,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顾客万女士在了解到“免费戴3年钻石项链,到期可按原价回购”这个承诺后,毫不犹豫掏出2万多元。然而,当她在三年后试图要求退款时,却遭遇了商家的层层推诿和拒绝。
万女士于2022年在南昌市东湖区中国黄金加盟店,因旧金置换购买了一条价值22983元的钻石项链。商家承诺,“戴满三年可原价回购,相当于免费使用。”在店员的诱导下,万女士签下了质保单,上面明文写道:“第四年退还购买金额”。这一看似美好的交易,最终却演变成了一个消费者维权的噩梦。
三年后,当她找到店家要求退款时,却被告知“因股东变更,不认旧账”。万女士不仅得不到现金退款,甚至连换成其他钻石的选项都无从谈起。她愤怒质问,既然使用的是中国黄金的品牌,为啥不履行原来的承诺?
面对万女士的维权努力,中国黄金的总部竟明确说:“这是一家加盟店的自主活动,品牌不负责。”
中国黄金客服在事件曝光后回应称,无法确认该店是否为直营店,且未记录其加盟信息,称此事与品牌无关。这一政策的模糊性,让我们消费者在维权上陷入了困境。
作为事件的直接责任方,加盟店的工作人员则借口“股东变更”来拒绝退款,甚至不愿意给予负责任人的有效联系方式。
对此,法律专家指出,万女士与门店之间的质保单具备法律效力,股东变更并不影响合同的履行,消费者有权要求新经营者履约。也就是说,即使门店更换了老板,万女士依然应该能够获得她当初的承诺。
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万女士个人遭遇的困境,它还暴露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瑕疵。很多消费的人在享受加盟店的服务时,往往因为“品牌背书”而对其信任,殊不知大部分承诺并没有法律保障。
与万女士的遭遇类似,其他城市的消费者也有着不幸的经历。例如,杭州的黄女士因听信“随时可退”的承诺,结果却发现只能以七折价格换购。这种情况被誉为“消费陷阱”的典型代表。
虽然加盟店的扩展帮助品牌达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,但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隐患。商家常常以低价吸引消费者,却在条件中埋下了“陷阱”。
此外,从钻石本身的市场价值来看,很多消费者被高额的品牌溢价所迷惑,实际回收难度较大。业内人士指出,钻石首饰一般标价都含有高额的品牌溢价,从而使得消费的人在售后时很难实现回购价值的兑现。
面对这样的消费困境,消费的人在今后的购物中需更加理性。尽可能地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品牌,并在购买前仔细地了解相关条款,以保护自身的利益。
那么,您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“回购陷阱”?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,或许我们大家可以一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权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在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,消费者的声音不应被遗忘。通过加强品牌监管与案例披露,希望每一位消费的人都能在购物的同时,享有应有的权益和保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