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(记者 杨淑君)红缎绣飞鸟花卉宫装、虞姬剑舞衣、洛神仙会衣……散步于民间传统文化神韵十足的展厅,一件件精巧的戏剧服饰展示出梅派艺术的共同魅力,观众在这里“穿越时空”与京剧大师对话,感悟他们的艺术情怀。
10月22日,北京京剧院青年梅派青衣艺人白金表演梅派经典代表剧目《贵妃醉酒》片段。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
10月22日,“梅韵霓裳”——北京京剧院藏梅兰芳、梅葆玖戏剧服饰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开。展览以《霸王别姬》《西施》《洛神》《贵妃醉酒》等9部梅派代表剧目为头绪,展出两位艺术家从前穿戴使用过的精巧戏剧服装、头面30余件套,其间多为初次面向观众露脸,合作舞台布景、道具、书画作品、黑胶唱片,以及丰厚的文献资料,立体化出现剧目创造、服装设计及人物刻画背面的故事。
据本次展览策展人、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介绍,展览从2023年5月起开端准备,经过专家参谋团队数次考证、收拾、评定、证明,从80余件套戏服、头饰中,精选出30余件套进行展出。“此次展览挑选的戏剧服饰,样式之讲究、工艺之精深,显示了京剧梅派艺术的鲜活魅力。”
10月22日,观众观赏“梅韵霓裳”——北京京剧院藏梅兰芳、梅葆玖戏剧服饰展。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
每一件戏装都代表一个故事,每一个头饰都包含一段前史。“我从进团后就跟着梅葆玖教师表演,这个凤冠我一眼就看出是他平常表演时常常戴的那顶。”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青衣艺人谭茗心指着其间一顶“点翠凤冠”展品说。
她告知记者,看到这些戏剧服饰感慨万千,“许多往事记忆犹新”。“传承好梅派艺术是咱们的职责,平常在给大学生社团授课时,除了教授戏的部分,我还会经过故事描绘两位梅先生的为人处事、精力品质,期望年轻人能更多地了解梅派艺术,从京剧中感触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谭茗心说。
“这些戏服做工太精巧了。”观众熊女士一边仔细观赏,一边用手机拍下相片,“曾有幸现场聆听过梅葆玖先生的《凤还巢》,至今形象深入。”
10月22日,观众观赏“梅韵霓裳”——北京京剧院藏梅兰芳、梅葆玖戏剧服饰展。新华社记者 杨淑君 摄
百年国粹,历久弥新。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说:“本次展览是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用新思维、新形式更好传达、推行的一次测验和探究,为梅派艺术在服装造型、舞台形象等方面供给实际的研讨样本和名贵的研讨根据。”